而在真實世界中,猿類的頭腦恐怕也超過很多人的想像,根據《CNN》報導,近期一項有趣的研究指出,類人猿可以認出幾十年不見的老友,而且只需要看照片。
首爾公寓交易量大減 買家縮手盼房價再跌韓國住宅金融公社在9月份開始中斷了6億到9億韓元,大約新台幣1450萬到2174萬以下的一般型專案巢貸,在高利息的情況下,公寓買氣也急速萎縮,首爾10月只成交2300多件,創下今年次低,預估11月的數據還會持續緊縮。南韓首爾的房市交易量創下9個月以來新低,有社區即使降價1億韓元、超過240萬台幣拋售,也賣不出去,只是即使「房價下跌、交易量縮」,似乎沒有減輕買房的痛苦指數,想要在首爾當「有殼蝸牛」,得要不吃不喝超過15年。
圖/非凡新聞房市景氣急速下滑,隨著建築成本跟利率上升,中小型開發商陷入財務危機,甚至破產,專家認為,買家在觀望降息跟房價繼續跌,跟賣方掀起價格心理拉鋸戰,短期內首爾房市交易恐怕將持續停滯。台北/高昱晴、顏連凱責任編輯/張碧珊。圖/非凡新聞首爾交易量下跌,11月恐持續緊縮。房市陷二次修正 首爾買房須不吃不喝15年根據韓媒報導,全國的公寓價格連續四周下跌,而且下跌幅度愈來愈大,南韓房價跌勢持續擴大,尤其首爾公寓的交易指數,今年首次出現下滑,交易量創下9個月新低,甚至公寓降價1億韓元,大約新台幣241萬,想要拋售也乏人問津。圖/非凡新聞位在首爾、面積59平分公尺的公寓物件,15日以13億韓元售出,上個月開價14億韓元,社區成交價15億韓元,價格下跌了近2億韓元,去年8月最高價18億韓元,相比下來價格跌了5億韓元。
首都圈的房價收入比,2022年來到9.3倍,比2021年10.10倍,雖然有微幅縮小,但是在首爾從2021年的14.1倍,升至去年的15.2倍,仁川則是7.1倍增至7.7倍首都圈的房價收入比,2022年來到9.3倍,比2021年10.10倍,雖然有微幅縮小,但是在首爾從2021年的14.1倍,升至去年的15.2倍,仁川則是7.1倍增至7.7倍。圖/台視新聞政見會後吳欣盈未受訪 僅說「台灣需團結」三人上樓經過100分鐘的發表會,會後吳欣盈沒接受媒體聯訪,但被追問怎麼看趙少康說,如果當選會繼續借重她的金融、外交長才?對此,吳欣盈微笑並停下腳步回應,「台灣需要一起團結啦,讓台灣變得更好,謝謝大家。
而對於兩名對手,趙少康也收起砲火,大讚表現得不錯、中規中矩,還透露事前很多人警告他,面對兩位美麗的女士,他一定要很客氣、很幽默並面帶笑容下週五、六(29、30日)水氣通過,好轉為西晴東偶雨的天氣。高屏空品區為「橘色提醒」等級。吳德榮:今氣溫略升仍偏冷 跨年前無強冷空氣另外,中央大學大氣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「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」專欄指出,最新模式模擬顯示,這波強「極地大陸氣團」的冷空氣,流經的地區(華中以北及日、韓等)帶來十幾天破紀錄的極冷天氣,極地要再醞釀規模相近的冷空氣,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。
北部、中部、雲嘉南空品區及馬祖、金門為「普通」等級。竹苗、宜蘭、花東空品區及澎湖為「良好」等級。
圖/中央氣象署提供至於週末天氣,氣象署說,明(24)日大陸冷氣團南下,25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,北部、東北部及東部天氣偏冷,其他地區早晚亦偏冷,24日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則有局部短暫雨。由於水氣增多,中部以北、東北部、東部3000公尺以上高山可能有路面結冰、霧淞的機率。下週四(28日)南方水氣移入,降雨機率提高。26日清晨大陸冷氣團影響,各地天氣仍偏冷,白天起大陸冷氣團減弱,各地氣溫回升。
基隆北海岸、東半部(含蘭嶼、綠島)及恆春半島沿海易有長浪發生,海邊活動請特別注意安全。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顯示,今日寒流稍減弱,環境風場為東北風至東北東風,竹苗以北位於迎風面,擴散條件良好,中南部位於下風處,稍易累積污染物。若水氣或溫度條件配合亦不排除可能降雪,上山務必留意路況安全。吳德榮提到,最新模式模擬也顯示「跨年前再無強冷空氣影響」。
氣象署指出,東北風明顯偏強,桃園、新竹沿海空曠地區及恆春半島、澎湖、蘭嶼、綠島易有9至10級強陣風,基隆北海岸、苗栗、台中沿海空曠地區及金門、馬祖亦有較強陣風,鄰近海域並有較大風浪。白天起寒流減弱,北台灣高溫將回升至16、17度,其他地區高溫約20度。
天氣方面,因南方雲系北移,各地雲量增多、並有局部短暫雨,尤其基隆北海岸、宜蘭及大台北山區更為陰雨,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。中央氣象署表示,今(23)日清晨仍然寒冷,低溫普遍介於11至14度間,新竹以北及宜蘭、花蓮空曠地區下探10度左右,氣象署持續發布低溫特報,請加強保暖措施,防止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發生,農漁養殖業應防範寒害。
下週二白天起至週三(27日)冷空氣再減弱,各地晴朗,氣溫逐日回升,日夜溫差擴大由於水氣增多,中部以北、東北部、東部3000公尺以上高山可能有路面結冰、霧淞的機率。北部、中部、雲嘉南空品區及馬祖、金門為「普通」等級。高屏空品區為「橘色提醒」等級。26日清晨大陸冷氣團影響,各地天氣仍偏冷,白天起大陸冷氣團減弱,各地氣溫回升。基隆北海岸、東半部(含蘭嶼、綠島)及恆春半島沿海易有長浪發生,海邊活動請特別注意安全。
天氣方面,因南方雲系北移,各地雲量增多、並有局部短暫雨,尤其基隆北海岸、宜蘭及大台北山區更為陰雨,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。白天起寒流減弱,北台灣高溫將回升至16、17度,其他地區高溫約20度。
竹苗、宜蘭、花東空品區及澎湖為「良好」等級。氣象署指出,東北風明顯偏強,桃園、新竹沿海空曠地區及恆春半島、澎湖、蘭嶼、綠島易有9至10級強陣風,基隆北海岸、苗栗、台中沿海空曠地區及金門、馬祖亦有較強陣風,鄰近海域並有較大風浪。
圖/中央氣象署提供至於週末天氣,氣象署說,明(24)日大陸冷氣團南下,25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,北部、東北部及東部天氣偏冷,其他地區早晚亦偏冷,24日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則有局部短暫雨。吳德榮:今氣溫略升仍偏冷 跨年前無強冷空氣另外,中央大學大氣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「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」專欄指出,最新模式模擬顯示,這波強「極地大陸氣團」的冷空氣,流經的地區(華中以北及日、韓等)帶來十幾天破紀錄的極冷天氣,極地要再醞釀規模相近的冷空氣,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。
下週四(28日)南方水氣移入,降雨機率提高。下週二白天起至週三(27日)冷空氣再減弱,各地晴朗,氣溫逐日回升,日夜溫差擴大。中央氣象署表示,今(23)日清晨仍然寒冷,低溫普遍介於11至14度間,新竹以北及宜蘭、花蓮空曠地區下探10度左右,氣象署持續發布低溫特報,請加強保暖措施,防止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發生,農漁養殖業應防範寒害。下週五、六(29、30日)水氣通過,好轉為西晴東偶雨的天氣。
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顯示,今日寒流稍減弱,環境風場為東北風至東北東風,竹苗以北位於迎風面,擴散條件良好,中南部位於下風處,稍易累積污染物。吳德榮提到,最新模式模擬也顯示「跨年前再無強冷空氣影響」。
若水氣或溫度條件配合亦不排除可能降雪,上山務必留意路況安全中研院估明年GDP勉強保3較央行3.12%保守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則說,「我們希望在內需跟外貿方面能夠提振,讓老百姓的生活可以改善,但是最近也因為新的電子產業,尤其AI的普遍跟流行,對經濟跟一般的生活影響多少,也是對我們有很大的考慮」。
王美花說,「中國的石化產業會從今年開始陸續大量擴產,全球都是很擔心的,會有大量傾銷的問題」。中研院經濟所兼任副研究員林常青表示,「整體來講可以發現,2023跟2024的經濟成長率來做比較,2024的確是比2023成長稍微少一點點」。
對於明年的經濟前景,中研院也提醒大家特別留意,美中經濟的貨幣政策、地緣政治風險,以及原物料價格變化,密切關注世界局勢,才能隨時做好因應對策。台北/綜合報導責任編輯/網路中心。復甦路蹣跚中研院看明年「雪融春暖偶寒風」中國中止對台部分產品關稅減讓,22日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,ECFA的措施對台影響有限,相比之下,中國的石化產業有更大的疑慮。經濟部長王美花今(22)天指出,中國石化產業擴產將面臨大量傾銷的疑慮,而中央研究院則表示,在美中經濟、貨幣政策、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下,全球經濟復甦力道還有許多變數,不過隨著電子產品需求回溫,民間消費持續擴張,預估明年GDP將回升至3.02%,勉強保3。
2024年即將到來,經濟前景還是未見明朗。除了內憂也有外患,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22日以「雪融春暖偶寒風」,為明年下注解,雖然通膨趨緩,升息周期逐漸進入尾聲,然而全球景氣復甦還是略顯蹣跚。
隨著全球電子相關產品需求回溫,外需與投資有望恢復成長動能,再加上民間消費持續擴張,中研院預估,明年GDP成長率將回升至3.02%,勉強保3,相較於主計處的3.35%,台經院的3.15%以及央行的3.12%,看法相對保守復甦路蹣跚中研院看明年「雪融春暖偶寒風」中國中止對台部分產品關稅減讓,22日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,ECFA的措施對台影響有限,相比之下,中國的石化產業有更大的疑慮。
2024年即將到來,經濟前景還是未見明朗。除了內憂也有外患,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22日以「雪融春暖偶寒風」,為明年下注解,雖然通膨趨緩,升息周期逐漸進入尾聲,然而全球景氣復甦還是略顯蹣跚。